关注公众号 碳行中国LOGO释义
微信扫码浏览分享 ×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行业动态 正文

江苏油田首个“碳中和”采油示范区启动运行

作者: 时间:2022-04-24
导读:4月15日,江苏复杂小断块油田CCUS-EOR项目联38示范区启动运行。这是江苏油田首个“碳中和”采油示范区,也是中国石化四个“碳中和”试点井场之一。

媒体:经济网  作者:苏油宣
专业号:林森 2022/4/19 8:18:26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4月15日,江苏复杂小断块油田CCUS-EOR项目联38示范区启动运行。这是江苏油田首个“碳中和”采油示范区,也是中国石化四个“碳中和”试点井场之一。该项目通过油井井场光伏电站为采油机生产、二氧化碳驱油提供动能,实现绿色生产。

江苏油田积极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环保优先、清洁生产、环境安全、绿色发展”工作思路,用心呵护水乡油田的碧水蓝天。近年来,该油田大力推广CCUS(碳捕捉、封存与利用)项目,至4月15日,江苏油田已经实施二氧化碳驱油井 35个,探索实施花庄、沙埝、瓦庄、马家嘴、邵伯、联盟庄、黄珏等多个CCUS采油示范区建设,实现二氧化碳增油 7万吨 吨,累计埋碳15万吨,相当于植树144万棵。

以“U”解忧 守护碧水蓝天

走进江苏油田采油一厂CCUS-EOR项目联38示范区,首先映入眼帘的5座傲然耸立的皮带式抽油机,这些“华丽转身”的绿色采油井,与传统注水驱油的油井不同,是通过注二氧化碳达到驱油效果。

CCUS即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其中的“U”是使用的意思。“我们从电厂、化工厂收集起来的CO2经过提纯、压缩变成液态,然后利用管道或者车、船等运送到井场,注入注入油藏,实现减排与增产。”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王智林接着说:“当CO2采油到后期时,也会有一部分CO2随着原油一起从地下‘逃出来’,利用装置回收、处理,把“逃跑”的CO2回注到地层,通过不断的循环回注,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CCUS作为碳中和必不可少的技术路径,在我国工业利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我国未来有10亿多吨碳排放量要依靠CCUS来实现碳中和。

王智林说:“江苏油田有效埋碳15万吨,相当于植树144万棵、近1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有力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

以碳驱油,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二氧化碳是引发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但它也是优良的驱油介质,是油藏利用的宝贵资源。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变废为宝。

二氧化碳相比于水,有更强的扩散性和溶解膨胀石油的作用,更容易进入到低渗岩心的孔隙当中,把油给驱出来。就像碳酸饮料一样,在摇晃瓶子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随着压力升高,瓶盖打开时,就有大量液体喷出来。那么在油藏当中注二氧化碳,达到一定压力后,原油也同样被驱了出来。利用高浓度二氧化碳进行驱油气,提高油气采收率,在减碳的同时增加油气的产量,可谓一举两得。

江苏油田油藏特点“小、碎、贫、散”,为此,该油田着力打造了“层层分藏施策、块块精巧布局”的CCUS,创建了2个CCUS提高采收率示范区。“十四五”期间,江苏油田将以低渗透、低采收率油藏为目标,积极打造CCUS-EOR示范基地,力争形成覆盖石油地质储量3000万吨、年碳埋存30万吨、年产油10万吨以上规模。

以图探途 推动绿色油田发展

CCUS-EOR项目联38块示范区,是一座集“CO₂捕集-运输-注入-回收”全流程于一体的绿色站库,也是探索实施超前注气的产建区块。

在井场空地,一块块太阳能发电板,正源源不断的生产着绿色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光伏发电,无污染、无噪音,不但不影响油井的正常运行,还可以驱动采油机运作。一季度,这些光伏发电机组共发电22万千瓦时,节约电费约14.7万元。

至3月底,联38块CO₂提高采收率示范区,已经累计注二氧化碳1.5万吨,埋碳量超过示范区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投产后提高采收率14.58%。像联38块这样的注气单元,江苏油田共有18个,实现封碳与增油双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目前,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田CCUS-EOR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今年初,花17断块两口井投注,注二氧化碳的战场已悄然开辟到占油田已动用储量80%以上的高含水油藏。

今年上半年,将完成沙54断块等26个油田二氧化碳采油方案研究,大幅度提升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三次采油比例,为江苏油田2022年实现碳达峰做出贡献。

主管单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承       办: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传播专项基金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2号  邮政编码: 100714
电       话: 010—65465114  
邮       箱: 3355244502@qq.com
扫描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www.thjj.org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019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