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
中国已向世界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尽力节能减排。除了做“减法”,林草部门也一直在做“加法”,即增加森林碳汇。
近日,通过采访国家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及相关专家,记者了解到,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战略上,这道“加法”题可谓另辟蹊径,大有可为。
森林是重要而独特的战略资源,也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增加森林资源,减少森林损毁,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而提高森林固碳和碳汇能力,必须着力抓好森林经营。
森林经营是以建立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各种经营措施,修复和增强森林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不断提高森林质量,而开展的一系列贯穿于整个森林生长周期的保护和培育森林的活动。
专家指出,森林经营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意义上的森林经营,就是对中幼龄林的抚育和培育,是一种人工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内环境、调节林分结构的技术措施,伐除的是残次木、霸王树、枯立木、火烧木、病腐木、被压木等影响目标树或者目的树种生长的林木,并非以取材或者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
研究和实践表明,森林固碳速率与其林龄结构密切相关。森林和人一样,也有着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森林按照年龄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幼、中龄林的固碳速率相对较快,而成过熟林生长量和木材质量明显下降,固碳能力也开始逐步下滑。到了生命周期末端,树木将逐步走向死亡,就会成为碳源,造成碳的释放。
从森林培育过程看,幼龄阶段林分密度相对较大,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由于光热水的竞争,自然会逐渐稀疏,但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一方面林木生长缓慢,固碳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林分中因枯死木增加而形成大量碳源。因此,在森林自然稀疏之前,如果采取科学合理的人工措施,调整密度,优化结构,促进林木生长,便可达到提高林分质量、维持较高固碳速率的目的。
落实国家“双碳”目标战略,全国各地需要测算现有森林的碳储量和碳汇量,以及未来每年的碳储量与碳汇量,探索研究有效提高森林碳储量、保持高水平碳汇潜力的森林经营措施。
为此,国家林草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力抓好森林经营工作,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努力提升森林固碳和碳汇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制度体系建设持续用力。以森林法和即将出台的森林法实施条例为基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管理办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等,深化公益林和天然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体系,调动森林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全力构筑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森林经营管理制度。
——森林经营试点聚焦发力。积极开展森林经营制度、技术模式、机制创新、经验推广示范等领域的试点,加强对多功能、近自然和全周期森林经营等新理念的应用,重点做好森林经营任务布局、落地上图、成效评价、动态调控等工作,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机制措施,推动森林经营管理制度和投入机制的改革创新。
——森林质量提升科学推进。对接国家重大生态安全战略规划和森林质量提升需求,以“调结构、提质量、增碳汇”为主攻方向,持续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补齐历史欠账,推进森林经营“提标培优”转型,助力我国森林资源从“绿起来”向“好起来”的重大转变。
——科技支撑保障稳步推动。建立森林经营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全面提高森林经营重大决策、规划计划和管理监督的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森林经营人才培训制度,分级开展森林经营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利用现有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合作平台,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森林经营水平。积极应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和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推进森林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通过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我国林业将在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行业动态]2022年世界地球日:鄂尔多斯集团加入 30•60碳中和加速
- [行业动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行业动态]《自然》: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实现碳中和的
- [行业动态]北京绿色交易所与北京银行合作完成北京市首单CCER抵质押贷款
- [行业动态]中国工程院:我国有望2027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
- [行业动态]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团体标准《区域陆地碳汇核算技术指南》通过专家
- [行业动态]从习近平五指山之行,看“两山理论”生动实践
- [行业动态]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国土绿化纪实
- [行业动态]十年植树,总书记赋予绿化新内涵
- [行业动态]国际协定通过保护陆地碳汇缓解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