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碳行中国LOGO释义
微信扫码浏览分享 ×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总会动态 正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成功召开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参与相关活动

作者: 时间:2022-04-05
导读: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UNFCCC 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

媒体:原创  作者:项目部

专业号:项目部 2021/11/22 10:21:23

2021年10月31-11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约2.5万人受邀参加。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UNFCCC 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近期,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UNFCCC COP26中国企业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杜永胜理事长发出寄语。

“全球气候变暖,人类行为使然,期待达成共识,亡羊补牢未晚。

    绿色碳汇基金,公众参与平台,助力你我前行,促进增汇抵排。

        紧急行动起来,争当零碳先锋,共建美丽世界,共享美好未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成功召开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参与相关活动 (图1)

杜永胜理事长在中国企业馆的寄语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于11月5日参加了中国企业馆“中国企业气候行动”的“碳中和”连播活动。他作为发言嘉宾,参与了“碳交易解码”的主题环节,他介绍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交易流程和条件,国内外碳汇的交易机制,以及林业碳汇供给障碍和对策建议。围绕林草部门发挥好主体作用,他表示着眼于2060年碳中和目标, 抓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历史机遇,巩固提升各类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山区、林区、沙区、牧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他呼吁实施系列行动,绿化攻坚扩汇,集约经营增汇,生物能源节汇,合理利用储汇,生态保护固汇,计量监测鉴汇,开发交易活汇,以及社会参与助汇。同时,他强调加强碳汇管理,把好项目审定核证、项目方法学精准应用、第三方机构准入、项目注册登记、签发以及注销全流程管理等,向社会提供真实、有效、充足、可信的林草碳汇。

刘家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11月8日参加了环境资助者网络组织举办的线上论坛,论坛主题为“关注气候变化适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参与了气候变化适应视角下的案例分享讨论环节,他介绍了我会目前开展的张家口冬奥碳汇林项目,详尽介绍了冬奥碳汇林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多重效益的目标,并如何通过规划来实现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并阐释了多重效益碳汇林项目是如何在提升生态系统韧性、保护和改善大都市圈水资源供给、构建稳定的动植物栖息地和生态廊道等方面对气候变化适应的独特贡献。

UNFCCC COP26

UNFCCC COP26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机构下的国家自主贡献、市场机制、适应、资金、技术、透明度、应对措施、能力建设、农业、航空航海减排等近百项议题开展谈判磋商,重点围绕《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全球气候目标及雄心力度等气候治理焦点问题展开对话。UNFCCC COP26在有关碳市场的第6条基本规范达成了决议, 这将使《巴黎协定》充分运作,将为支持气候缓解和适应的市场和非市场方法提供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大会召开前,中国先后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10月28日,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为促进本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做出了贡献。

主管单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承       办: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传播专项基金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2号  邮政编码: 100714
电       话: 010—65465114  
邮       箱: 3355244502@qq.com
扫描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www.thjj.org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01953号-1